地面节水灌溉技术有哪些?
①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低压管灌)
是以管道代替明渠通过一定的压力(0.2mpa以下),将灌溉水输送到田间,由分水设施通过软管或直接进入沟畦灌溉的一种工程形式。
与明渠输水灌溉相比,适应地形能力强,减少了输水损失,提高了灌概水的利用率,同时输水速度快,供水及时,有利于适时、适量灌溉。
②间歇灌
又称涌流灌,是常规地面畦灌方法的一种改进和发展。传统的地面灌溉方式是连续向沟(畦)供给一个大致稳定的流量,直到灌完一个沟(畦)为止。在水流沿沟(畦)推进过程中,水流是连续的,所以又称为连续灌溉。
间歇灌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首先研究成功的一项地面节水灌溉技术,把传统的一次放水改为周期性、间断地向沟(畦)供水。灌溉时,当水流入沟(畦)一定距离时,停止供水,将水改入另一沟(畦),待田面水层消退后,再开始供水。第二次供水推进长度为第一次供水的湿润长度加上新推进的一段长度,而后再停止供水,等到田面水层再次消退后再供水,不断重复这种循环直到灌完全部沟(畦)为止。
③膜上灌
是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灌水方法。将地膜栽培的垄上覆膜改为垄间覆膜,灌溉水由膜上推进,提高了水流运动速率,水由放苗孔和渗水孔渗入土壤和作物根部。
由于水流运动快,减少了灌水地块首部的水分深层渗漏,提高了灌水均匀度,同时,水多分布于作物根部和耕层,缩短了水分供给作物的距离。而在非灌溉季节,由于地膜覆盖极大地减少了土面蒸发,明显提高了作物的水分利用率和灌溉效率。
④控制分根交替灌
控制分根交替灌溉技术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技人员根据作物光合作用、蒸腾失水与叶片气孔开度的关系以及根系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地面灌水技术。
是人为保持根系和活动层的土壤在水平或垂直剖面的某个区域干燥,使作物始终有一部分生长在干燥或较为干燥的土壤区域中,限制该部分根系的吸水;作物需水主要靠处于湿润区的根系吸水,减少棵间蒸发和总的灌溉用水量,同时有利于促进根系补偿性生长,提高作物对水、肥的利用率。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格力原高管接触美博谈合作还是换工作
-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生活百科信息
- 白芍的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 温度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 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及其作用是什么?
- 什么是土壤质地 按土壤质地土壤分为几种类型?
- 什么是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与农作物的关系是什么
- 土壤质地的改良方法:改良土壤质地有哪些措施
- 土壤生物包括哪三类?土壤生物的种类及作用
- 复种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什么是间混套作?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是什么?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改善土壤化学性状
- 花生如何施基肥和种肥 花生如何施菌肥及微肥
- 花生叶斑病的病状 花生叶斑病怎样防治如何预防
- 花生的主要生产管理技术有哪些?
- 如何防治危害马铃薯茎叶的害虫?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
-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 如何防治马铃薯青枯病?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