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一、早疫病
早疫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生严重时亦可危害薯块。发病多从植株下部老叶开始,初期在叶片上出现水浸状小点,以后发展成圆形、具有同心轮纹的褐色坏死斑。防治方法是:
①加强田间管理。选择土壤肥沃的高燥田种植,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和氮肥。
②清洁田园。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组织,深翻晒土,减少越冬菌源。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二、晚疫病
叶片染病时,先在叶尖或叶缘出现水浸状绿褐色斑点。茎秆和叶柄染病,多形成不规则褐色条斑,严重时叶片萎蔫卷曲,全株黑腐。薯块染病时,病部皮下薯肉呈浅褐色至暗褐色,条件适宜时导致薯块腐烂。防治方法:
①种薯处理。选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拌种。
②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避免偏施氮肥和雨后田间积水。
③药剂处理: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常用药剂包括甲霜灵锰锌、克露、安泰生、抑快净、施得益等。
三、枯萎病
是典型的土传病害,种薯也能传播病菌,种薯切块时加大传播范围。在田间病菌首先通过根系进行侵染,进入植株体内后通过匍匐茎侵入块茎。病菌主要通过种薯带到新的地块,在田间可通过浇水、刮风、农具等进行传播。
在高温干燥的条件下枯萎病发生严重,病菌侵染的温度范围为20-28℃,温度达到35℃时病菌仍有侵染性。防治方法是进行轮作,不采用带菌种薯,用药剂处理种薯(块茎内部带菌时处理无效)。
四、干腐病
马铃薯干腐病是由镰刀菌侵染引起的,有些薯块可能在收获前就遭到了侵染,但多数情况下是在收获时通过伤口侵染的。
干腐病的预防措施是在收获时注意不要擦伤块茎,土壤不要过于干旱,但也不要过于潮湿。要求土壤干湿适宜,比较松散,不粘块茎。收获后在田间适当晾晒一下,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五、丛枝病
马铃薯丛枝病是由一种植原体侵染所引起的病害,目前已知该菌是由叶蝉传播的。感病块茎播种后出苗数特别多,分不出主茎,呈丛生状,整体直立生长,叶片小且卷曲,顶部叶片褪绿。
丛枝病主要采取预防措施,首先要及时将田间及周围的杂草除掉,喷药防治叶蝉。在切块时将所有产生细小芽的块茎淘汰掉,田间发现丛枝病植株及时拔除。
六、青枯病
感病后植株稍萎缩,叶片浅绿色,下部叶片先萎蔫,全株下垂,开始早晚尚能恢复,持续4-5天后全株茎叶全部萎蔫死亡,但仍保持青绿色,叶片不凋落。块茎染病后,轻的不明显,重的脐部呈灰褐色水浸状。防治方法: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格力原高管接触美博谈合作还是换工作
-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生活百科信息
- 花生如何施基肥和种肥 花生如何施菌肥及微肥
- 花生叶斑病的病状 花生叶斑病怎样防治如何预防
- 花生的主要生产管理技术有哪些?
- 如何防治危害马铃薯茎叶的害虫?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
-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 如何防治马铃薯青枯病?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
- 为什么秋季马铃薯要整薯播种 如何确定播种期?
- 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对品种要求及播种期的确定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
-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知多少
- 葛根营养价值和作用与功效
- 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 酸枣仁的用法用量与禁忌
- 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 柏子仁的用法用量与禁忌
-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茵陈的毒副作用
- 枸杞如何吃 枸杞怎么吃效果最好
- 枸杞子临床应用验方举例
- 枸杞子泡水喝的好处 枸杞子泡水喝的方法
- 枸杞的营养价值与功效 枸杞有何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