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芝”明日将登菲律宾吕宋岛东部沿海 “万宜”对我国
据网络资讯,今年第23号台风“桃芝”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偏东方向,预计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增强,将于11日白天在菲律宾吕宋岛东部沿海登陆,之后移入南海,向广东西部到海南东部沿海靠近。同时,第24号台风“万宜”位于美国关岛东偏北方向,预计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先增强后减弱,未来对我国海域无影响。
台风
今年第23号台风“桃芝”(强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11月10日)下午5点钟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偏东方向约435公里的洋面上,就是北纬15.2度、东经125.0度,中心最大风速11级(3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80百帕,七级风圈半径130-28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10-50公里。
预计,“桃芝”将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增强,并将于11日白天在菲律宾吕宋岛东部沿海登陆(台风级或强台风级,12-14级,35-42米/秒),穿过吕宋岛后移入南海东部海面,强度缓慢减弱,并向广东西部到海南东部沿海靠近。
今年第24号台风“万宜”(强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下午5点中位于美国关岛东偏北方向约1150公里的洋面上,就是北纬15.7度、东经155.2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级(2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82百帕,七级风圈半径50-10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10--30公里。
预计,“万宜”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缓慢加强后开始减弱,未来对我国海域无影响。
台风
台风是如何命名的
说起给台风起名字,可以追溯到20世纪早期。当时,澳大利亚的一位天气预报员克里门兰格,喜欢把热带气旋(台风其实指的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的一个等级,常常被人们误以为是热带气旋的替称)命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这样他就可以公开地开涮他们了。
1945年,西北太平洋地区也开始正式以人名命名台风。一开始只用女人名,后来因为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于是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
而在中国,2000年以前台风是没有名字的,只有数字代号,比如7312号台风、8803号台风,分别代表1973年的第12号台风、1988年的第3号台风。
由于有关国家和地区对出没本地区的热带气旋叫法不一,同一台风常常有多个名字。为了避免名称混乱,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中国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这个命名表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越南这14个国家和地区各提供10个名字,总共140个台风备用名字。
简而言之,台风还没生成,名字就已经被起好了,且名字并不是一次性使用而是循环利用,140个名字循环一遍之后,又会从头再来。有趣的是,这个命名表并不是一成不变。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有一个规定,一旦某个台风对生命财产造成了特别大的损失,那么它就会永久占有这个名字,该名字就会从命名表中删除,空缺的名称则由原提供国或地区再重新推荐。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第23号台风“桃芝”实况路径 登陆菲
- 下一篇:台风最新实况消息:四台风共舞或将出
最新新闻资讯信息
- 格力原高管接触美博谈合作还是换工作?空调中小品牌谋求生存空间
- 特朗普喊话美联储:降息100基点!非农数据暗藏隐患
- 暴雨蓝色预警:7省市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湖北安徽局地大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安徽湖北等地局部风险较高
- 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安徽河南湖北等地部分地区可能发生山
- 2025高考天气:南北多地将遭高温“烤验” 江南北部雨强
- 高考期间河南大范围高温持续 南部地区需防范降雨和强对流
- 山东高考期间高温连连局地可达40°C 鲁中等地局部有雷雨
- 美国加州多地野火蔓延 “福特大火”引发疏散警告
- 今晚起南方新一轮降雨拉开帷幕 黄淮晴热持续华南等地高
- 北京气温居高不下 天气晴晒炎热需防暑
- 北京现今年来首个高温 明天到周末最高温仍有33℃至34℃
- 安徽北部今现高温天气 明起降雨发展高考期间需防范强降
- 山东未来三天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 鲁中鲁南等局地最高温
- 河南今天到周末高温持续局地可达40℃ 南部地区有阵雨或
- 全国大部高温增多增强 明夜起南方将迎新一轮降雨过程
- 北京将现今年首高温 需注意防暑防晒
- 数说节气谚语:芒种涨水天 哪里进入一年中雨水最充沛时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西藏东南部部分地区风险较高
- 2025全国高考天气地图:江南北部雨强早赶考 华北黄淮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