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第二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亿人次 环比下
据网络资讯,端午假期第二天的统计数据近日揭晓,根据相关部门发布的权威数据显示,当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过2亿人次,显示出节假日期间人民群众出行意愿的旺盛和流动规模的庞大,然而,与端午假期第一天的数据相比,这一数字出现了环比下降3.5%的情况,这也表示了大家在节假日出行选择上可能存在的变化和调整。
端午假期第二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亿人次
人员流动量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2024年6月9日(端午节假期第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0135.8万人次,环比下降3.5%,比2019年同期(端午节假期第2日,下同)增长16.3%,比2022年同期增长43.5%,比2023年同期增长8.6%。其中:
铁路发送旅客1249.1万人次,环比下降27.6%,比2019年同期增长24.3%,比2022年同期增长188.1%,比2023年同期增长3.9%;
公路人员流动量18612万人次,环比下降1.4%,比2019年同期增长16.3%,比2022年同期增长37.7%,比2023年同期增长9%;其中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15239万人次,环比增长0.4%,比2019年同期增长28.3%,比2022年同期增长29.6%,比2023年同期增长7.1%;公路营业性客运量3373万人次,环比下降8.9%,比2019年同期下降18.4%,比2022年同期增长91.9%,比2023年同期增长18.5%;
水路发送旅客104.8万人次,环比增长32.6%,比2019年同期下降28.2%,比2022年同期增长139.3%,比2023年同期增长2.7%;
民航发送旅客169.9万人次,环比下降11.3%,比2019年同期增长6.7%,比2022年同期增长305.5%,比2023年同期增长4.9%。
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丰富多彩,这个节日不仅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而且也是世界上影响广泛的节日。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最初是祭奠龙的节日。后来,端午节的意义逐渐让位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爱国情怀和文学成就使得端午节成为纪念他的日子。此外,端午节还有纪念春秋时代晋国忠臣介子推、吴国大将伍子胥、会稽孝女曹娥等说法,这些传说都为端午节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的风俗活动包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和菖蒲、吃五黄、佩香囊等。赛龙舟是端午节最主要的一个习俗,人们通过划龙舟来纪念屈原,同时也是一种欢庆和娱乐的方式。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人们用粽叶包裹糯米,有时还会加入其他食材,如肉类、豆类等,以纪念屈原。挂艾叶和菖蒲则是为了驱邪避疫,保护家人健康。吃五黄和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五黄包括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等,而香囊则用来避邪驱瘟。
端午节不仅是一个庆祝丰收和驱邪的节日,也是一个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时刻。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不仅增进了亲情和友情,也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京津冀河南山东等地有持续性高温,高
- 下一篇:全国未来十天天气预报:江南华南及西
最新新闻资讯信息
- 格力原高管接触美博谈合作还是换工作?空调中小品牌谋求生存空间
- 特朗普喊话美联储:降息100基点!非农数据暗藏隐患
- 暴雨蓝色预警:7省市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湖北安徽局地大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安徽湖北等地局部风险较高
- 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安徽河南湖北等地部分地区可能发生山
- 2025高考天气:南北多地将遭高温“烤验” 江南北部雨强
- 高考期间河南大范围高温持续 南部地区需防范降雨和强对流
- 山东高考期间高温连连局地可达40°C 鲁中等地局部有雷雨
- 美国加州多地野火蔓延 “福特大火”引发疏散警告
- 今晚起南方新一轮降雨拉开帷幕 黄淮晴热持续华南等地高
- 北京气温居高不下 天气晴晒炎热需防暑
- 北京现今年来首个高温 明天到周末最高温仍有33℃至34℃
- 安徽北部今现高温天气 明起降雨发展高考期间需防范强降
- 山东未来三天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 鲁中鲁南等局地最高温
- 河南今天到周末高温持续局地可达40℃ 南部地区有阵雨或
- 全国大部高温增多增强 明夜起南方将迎新一轮降雨过程
- 北京将现今年首高温 需注意防暑防晒
- 数说节气谚语:芒种涨水天 哪里进入一年中雨水最充沛时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西藏东南部部分地区风险较高
- 2025全国高考天气地图:江南北部雨强早赶考 华北黄淮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