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实时地震观测网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
据网络资讯,据报道,我国已经成功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实时地震观测网络,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我国在地震监测与预警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且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的完工,不仅提升了我国地震灾害防御能力,也为全球地震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实时地震观测网
地震
据报道,5月12日是我国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从全国防灾减灾日首届防震减灾科普主场活动上了解到,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已经完工,我国建成世界最大的实时地震观测网。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总工程师马强介绍,该系统能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宝贵时间,让人们采取避险措施,减少伤亡。此外,关键基础设施如高速列车、燃气管线和核反应堆可以及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为了实现有效的地震预警,不仅需要密集的地震观测台网和可靠的自动化处理系统,还需要低延迟的通信网络和多渠道的紧急信息发布系统。
马强透露,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已经于 2023 年年底建设完成,并已形成业务化运行。该工程使我国重点地区形成秒级地震预警能力,在全国形成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能力。工程建成后,依托电视、广播、互联网、新媒体、信息接收终端等发布平台,为我国各级政府、社会公众、中小学校、行业企业等不同用户提供地震预警、地震参数速报、地震烈度速报、地震动参数速报等产品信息服务。
马强还强调了地震预警系统的局限性,指出它并不适用于所有地震和所有影响区域。技术上的预警盲区、破坏严重地区的短预警时间,以及预警时间的秒级计算都是其局限所在。他提醒,地震预警只是减轻地震灾害的多种手段之一,要降低地震灾害风险,需要多措并举。马强呼吁公众科学认识地震灾害,有效利用预警信息,以最大限度发挥预警系统的减灾效益。
地震
地震发生时如何逃生
从发生地震到房屋倒塌,一般只有十几秒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瞬间冷静地作出正确的抉择。强震袭来时人往往站立不稳。如果一时逃不出去,最好就近找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蹲下或者趴下,同时,尽可能找个枕头、坐垫、书包、脸盆或厚书本等护住头、颈部,待地震过后再迅速撤离到室外开阔地带。
1.在住宅(楼房和平房):要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等开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躲藏。躲藏的具体位置可选择桌子或床下,也可选择坚固的家具旁或紧挨墙根的地方。住楼房的千万不要跳楼!
2.在教室:学生应用书包护头躲在课桌下或课桌旁,地震过后由老师指挥有秩序地撤出教室。
3.在工作间:迅速关掉电源和气源,就近躲藏在坚固的机器、设备或者办公家具旁。
4.在商场、展厅、地铁等公共场所:躲在坚固的立柱或墙角下,避开玻璃橱窗、广告灯箱、高大货架、大型吊灯等危险物。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撤离。
5.在体育馆、影剧院:护住头部,蹲、伏到排椅下面。
6.在车辆中:司机要立即驾车驶离立交桥、高楼下、陡崖边等危险地段,在开阔路面停车避震;乘客不要跳车,地震过后再下车疏散。
7.在开阔地:尽量避开拥挤的人流,一家人要集中在一起,照看好老人和儿童,避免走失。
8.特别提醒:地震时,许多习以为常的东西都可能成为致命“杀手”,必须予以高度提防。
● 远离高层建筑、烟囱、高大古树等,特别要避开有玻璃幕墙的建筑物。
● 躲开变压器、电线杆、路灯、高压线、广告牌等高处的危险物。
● 躲开危房、危墙、狭窄的弄堂、修有高门脸和女儿墙的房屋、堆放得很高的建筑材料等易坍塌的危险物。
● 不要使用电梯。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沙尘暴蓝色预警:新疆甘肃内蒙古等部
- 下一篇:我国北方地区本周依然以晴朗升温为主
最新新闻资讯信息
- 格力原高管接触美博谈合作还是换工作?空调中小品牌谋求生存空间
- 特朗普喊话美联储:降息100基点!非农数据暗藏隐患
- 暴雨蓝色预警:7省市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湖北安徽局地大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安徽湖北等地局部风险较高
- 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安徽河南湖北等地部分地区可能发生山
- 2025高考天气:南北多地将遭高温“烤验” 江南北部雨强
- 高考期间河南大范围高温持续 南部地区需防范降雨和强对流
- 山东高考期间高温连连局地可达40°C 鲁中等地局部有雷雨
- 美国加州多地野火蔓延 “福特大火”引发疏散警告
- 今晚起南方新一轮降雨拉开帷幕 黄淮晴热持续华南等地高
- 北京气温居高不下 天气晴晒炎热需防暑
- 北京现今年来首个高温 明天到周末最高温仍有33℃至34℃
- 安徽北部今现高温天气 明起降雨发展高考期间需防范强降
- 山东未来三天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 鲁中鲁南等局地最高温
- 河南今天到周末高温持续局地可达40℃ 南部地区有阵雨或
- 全国大部高温增多增强 明夜起南方将迎新一轮降雨过程
- 北京将现今年首高温 需注意防暑防晒
- 数说节气谚语:芒种涨水天 哪里进入一年中雨水最充沛时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西藏东南部部分地区风险较高
- 2025全国高考天气地图:江南北部雨强早赶考 华北黄淮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