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羯”逼近华南沿海将带来强风雨 北方延续多雨格局
据网络资讯,从最新台风消息显示,预计“摩羯”将于明天下午至夜间在海南琼海到广东电白一带沿海登陆,登陆时强度为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并且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北方地区仍将维持多雨的天气格局。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强降雨天气,需警惕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摩羯”逼近华南沿海将带来强风雨
台风专题》》2024年第11号台风摩羯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随着台风“摩羯”逼近,今明两天(9月5日至6日),华南一带风雨将显著加强,“摩羯”或于明天下午至夜间,以强台风或超强台风级在海南琼海到广东电白一带沿海登陆。与此同时,北方大部将继续维持多雨的天气格局,部分地区累计雨量大。此外,未来几天南方的高温天气还将持续“营业”,特别是四川盆地至长江中下游一带秋老虎横行。
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已于昨天晚上加强为超强台风级,今晨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最高级别红色预警。预计,“摩羯”将于明天下午至夜间,以强台风或超强台风级在海南琼海到广东电白一带沿海登陆,7日凌晨移入北部湾海面,尔后强度逐渐减弱。
随着“摩羯”步步逼近,今明天它将继续给华南沿海带来强风雨影响。此外,近期北方大部多雨的格局也将持续,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部分地区累计雨量大。
具体来看,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内蒙古西南部、西藏北部和东南部、青海东部和南部、甘肃中部、宁夏北部、四川西南部、云南中西部、湖南北部、广东东部和南部、海南岛、台湾岛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青海东部、甘肃中部、广东南部沿海、海南岛北部、台湾岛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
明天,内蒙古河套地区、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四川东南部、重庆西南部、广东中南部、广西东南部、海南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广东西南部、广西东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广东西南部、海南岛东北部等地局地特大暴雨。
台风
台风“摩羯”强势来袭,公众需密切关注最新台风动态,提前做好防台风准备,加强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城乡积涝、局地山洪和地质灾害等。北方多地局地降水或突破历史极值,具有较显著的极端性,需警惕次生灾害。
在阴雨和冷空气的双重打压下,昨天白天,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气温骤降10℃以上。大城市中,兰州、银川气温出现倒降,下午气温均不足20℃,比凌晨还低。
预计今明天,北方多地气温仍会下降,秋凉凸显。像银川,最高气温将连续两天跌破20℃,刷新立秋以来气温新低。这轮降温也将进一步推动北方入秋进程,兰州、银川、太原、长春都可能在近期正式迈入秋天。
北方凉意渐显,而南方大部却暑热尤盛,特别是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当属高温“钉子户”,秋老虎横行。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安徽南部、浙江西部、湖北西南部和东部、湖南西部和东北部、江西中北部、四川东部、重庆、贵州东北部、广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至39℃,四川东部、重庆西部和北部局地可达40℃以上。
明天起,受台风“摩羯”带来的风雨影响,华南大部将陆续退出高温行列。7日,高温大多集中在长江沿线;8日起,高温范围又将自江南地区快速北扩,可能波及至黄淮地区。
提醒,北方一场秋雨一场凉,公众需适时添衣,谨防着凉;南方大部暑热在线,需继续做好防暑降温措施,不可对秋老虎掉以轻心。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2024广东湛江台风最新消息今天 湛江
- 下一篇:台州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11号台风
最新新闻资讯信息
- 格力原高管接触美博谈合作还是换工作?空调中小品牌谋求生存空间
- 特朗普喊话美联储:降息100基点!非农数据暗藏隐患
- 暴雨蓝色预警:7省市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湖北安徽局地大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安徽湖北等地局部风险较高
- 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安徽河南湖北等地部分地区可能发生山
- 2025高考天气:南北多地将遭高温“烤验” 江南北部雨强
- 高考期间河南大范围高温持续 南部地区需防范降雨和强对流
- 山东高考期间高温连连局地可达40°C 鲁中等地局部有雷雨
- 美国加州多地野火蔓延 “福特大火”引发疏散警告
- 今晚起南方新一轮降雨拉开帷幕 黄淮晴热持续华南等地高
- 北京气温居高不下 天气晴晒炎热需防暑
- 北京现今年来首个高温 明天到周末最高温仍有33℃至34℃
- 安徽北部今现高温天气 明起降雨发展高考期间需防范强降
- 山东未来三天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 鲁中鲁南等局地最高温
- 河南今天到周末高温持续局地可达40℃ 南部地区有阵雨或
- 全国大部高温增多增强 明夜起南方将迎新一轮降雨过程
- 北京将现今年首高温 需注意防暑防晒
- 数说节气谚语:芒种涨水天 哪里进入一年中雨水最充沛时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西藏东南部部分地区风险较高
- 2025全国高考天气地图:江南北部雨强早赶考 华北黄淮高